实践探索|“香”约端午 “粽”享自然——张掖湿地博物馆端午节系列活动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为增进少年儿童对端午传统节日的了解,体验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融合之美,增强文化自信,6月8日,张掖湿地博物馆开展了“‘香’约端午 ‘粽’享自然”端午专题自然教育活动,共计24组亲子家庭参与。
知典故 颂端午
端午节又被称作端阳节、龙舟节等,首先自然教育师通过视频、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学员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学员们知道了屈原的爱国故事,也了解到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激发了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接着学员们用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语言诵读了《端午·咏屈原》《端午童谣》等经典诗词,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自然游戏——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汉族在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龙舟作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张掖湿地博物馆因地制宜,在陆地上开展赛旱龙舟活动,让孩子在自然教育活动中认识龙舟文化,在大自然中探索与挑战,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和速度的激情。
自然探秘 玩转端午
自然教育师以粽子和香囊所需植物为切入点,带领孩子们走进湿地,通过五感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与端午节日有关的植物,了解粽子和香囊的原材料正是取自湿地的植物芦苇叶和艾草,对湿地植物的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知。随后,自然教育师带领孩子和家长们以自然材料自制植物特色香囊和端午艾草挂饰,用别样的方式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让植物与童心碰撞出不一样的新意。最后,自然教育师还为学员们准备了五彩绳,送上了节日暖暖的祝福。
本次端午节系列活动寓教于乐,将传统的端午习俗与大自然探索相结合,让少年儿童在亲子互动中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更让大家感受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增强了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下一步,张掖湿地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依托湿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将传统节日文化精神传递延续,让自然教育再绽馨香。
供稿/编辑:王钰婷
审核:姚艳霞
审签:杨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