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科普 | 儿时记忆中的打碗花
说到打碗花,有人可能会把它和牵牛花混淆,以为是同一种花。打碗花和牵牛花都是农村田野常见的杂草,也都是旋花科植物,外形看还真有些像,但是熟悉的,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区别。
花的颜色、花托、叶的不同:打碗花多是粉色的,花冠上有白色的纹路,而牵牛花的花颜色多样,有蓝色、红色、粉色、白色等多种颜色。 打碗花和牵牛花都是开喇叭一样形状的花儿,不过这两种喇叭区别很大。牵牛花相对大一些,喇叭的筒相对较深一些,而打碗花很浅;牵牛花的花托,裂成好几个瓣儿,而且是朝外伸展,而打碗花基本就是两裂开,而且紧紧包裹着花朵底部;打碗花的叶子,基部叶片长圆形,顶端圆,基部戟形。牵牛花的叶子有两种,圆叶牵牛和裂叶牵牛,圆叶牵牛叶子。
植物性能不同:打碗花是农村田野常见杂草,一直都是作为杂草存在的。打碗花的价值也不少,在古代的时候它可是“救荒菜”,目前有些山区依然采摘它的嫩茎叶来食用。打碗花所食用的是它的嫩茎叶,经过沸水焯过之后,它是可以烹饪成多种美食的,既能清炒,也可以做汤,还可以蒸鸡蛋羹等。而牵牛花则不同,它是作为观赏植物栽培的,过去文人雅士,很多都喜欢养牵牛花。因此有“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的说法。梅兰芳先生家里喜欢种植牵牛花,而齐白石老人看到他种植的牵牛花,经常画牵牛花。
因为“打碗花”这个名字,有些大人会吓唬孩子这花不能采,甚至不能碰,否则就会打破饭碗。虽然不足信,但这样略带恐怖色彩的告诫自有其深意。下次看到野地里或者攀爬在城市灌木丛上的打碗花,不要再胡乱叫人家“喇叭花”了。盛开的打碗花过了中午就收拢憔悴了,但大小花蕾几天之内仍会次第绽放。那白中带粉的小花,有一种安宁自足的美感和乡野趣味。
供稿:甘雅文
编辑:甘雅文
审核:张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