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科普 | “妇科圣药”——益母草
炎热的夏日,从湿地博物馆通往观鸟塔的栈道边,盛开着一株株淡紫色的花,原来它就是家喻户晓的--益母草。益母草,别名又称茺蔚草、坤草、月母草等,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鲜益母草幼苗期无茎,基生叶圆心形,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叶交互对生,有柄;叶片青绿色,质鲜嫩,揉之有汁;气微,味微苦。
干益母草茎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
益母草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长于多种生境,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溪边等处,尤以阳处为多,海拔可高达3400米。
益母草的传说
相传,在豫西地区伊洛河畔的一个小山村中,有一个名叫茺蔚的小孩。他的母亲在生他时得了“月子病”,久治不愈,身体越来越虚,竟至卧床不起。小茺蔚懂事之后就开始照顾母亲,床前床后,端茶送水,非常孝顺。眼看着母亲的病越来越重,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母亲的病治好。于是,他决定外出为母亲问病求药。他沿着伊洛河走啊走啊,逢人便问,见草就挖,也没找到能治好母亲疾病的良药。
有一天晚上,他借宿一寺庙,庙内高僧被其孝心感动,送了他四句诗,让他去找一种治病的草药。诗云:“草茎方方似黄麻,花生节间节生花,三棱黑子叶似艾,能医母疾效可夸。”小茺蔚牢记这首诗,顺着河岸便找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那种茎呈四方形,节间开满紫红色小花,结有黑色三棱形小果实的植物。茺蔚母亲服用这种药后不久,多年的沉疴竟痊愈了。茺蔚又把这种草药介绍给其他患“月子病”的妇女,绝大部分都是药到病除,疗效很好,评价很高。
有诗赞曰,寻常枝叶寻常花,荒野生长荒野发;擅治妇女诸多疾,堪称良药惠万家。由于这种草是茺蔚为医治母亲的病而找到的,且又有益于妇女,人们就把它取名为“益母草”,而它的种子则被叫作“茺蔚子”。
供稿:甘雅文
编辑:甘雅文
审核:张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