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话“虎”
金牛昂首高歌去,
玉虎迎春百业兴 。
“百兽之王”老虎
在中国人心目中,虎具有王者风范,是十二生肖中最凶猛的动物。尽管虎有时也成为暴政的象征,但在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笔下和民间传说中,人们更多赞美歌颂的是虎那威风凛凛、气定神闲、雄居山林的威武形象,在神话传说和民间风俗中,虎甚至被奉为人的祖先。直至今天,虎仍然是人生礼仪的重要内容,在年节、婚礼、葬礼、祭祀时常要用到虎的造型,许多孩子出生后,要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吃虎馍,玩虎玩具,伴随着虎成长。
自然界的虎
虎原产于欧亚大陆北部,在我国有东北虎和华南虎。在动物分类上,虎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是一种强有力的大型食肉动物,寿命约为11年。虎的体长1.4一2米,尾长可达1.1米,体重160一230公斤,最重可达300公斤,体呈淡黄或棕褐色,并有近于黑色的横纹,腹部与腿内侧、两颊和眼上有灰白色大斑点,前额有“王”字形斑纹,汉字“王”或许就是根据它创造的。
老虎身上长着黄色的毛,夹杂着一条条黑色的斑纹,很是漂亮。它体型硕大,矫健敏捷,以每秒20多米的速度奔跑,前肢一挥可达1000多公斤的力量,一次跳跃可达6米的距离,集速度力量敏捷于一身,所以它是自然界食物链中最为凶残的捕食者,成为当之无愧的“百兽之王”。
现如今,世界上的野生老虎越来越少,成为濒临绝种的珍稀物种,我国也把老虎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谁再偷偷“杀虎”、“猎虎”,不但算不上什么英雄,而且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由于老虎浑身是宝,虎骨和虎胆是跌打损伤、祛风除湿的良药;虎肉是上品的野味,具有益气补血、升温散寒的功效;虎皮保温性能极好,可做高档褥子和皮袄。所以,时至今日,为了“虎宝”仍有些无视法律的偷猎者,让世人所不齿。
生活中的虎
老虎除了是一种自然物种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老虎来赞扬来比喻的事情就更多了。比如说一个孩子长得健康结实、活泼可爱,我们往往用“虎头虎脑”来表示喜欢;说一个人身强力壮、高大勇猛,往往用“虎背熊腰”来形容;描写一匹良马威风雄健、膘肥体壮,往往用“龙吟虎啸”来比喻;说一个年轻人有志气有胆识,敢想敢闯敢干,经常用“初生牛犊不怕虎”来夸奖;说一个老师傅忘我工作、发奋图强,我们常常用“虎老雄心在”来称赞;战争年代说我们的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通常用“猛虎下山”“英雄虎胆”来赞扬;当然,人们在夸奖虎赞美虎称颂虎的时候,也没有忘记用“虎”这个可爱的形象进行一些很有寓意的调侃,仿佛像自己特别喜欢的孩子,虽然喜欢,偶尔也敲打几下一样,这使老虎的形象更加亲近可爱起来。比如,说一个人干事情不能善始善终,雷声大雨点小,往往会用“虎头蛇尾”来批评;说一个人做事情丢三落四、敷衍塞责,通常用“马马虎虎”来告诫;说一个人对事情模棱两可,或者有意隐瞒其真相,通常用“打马虎眼”来驳斥,等等。
在我国民间,虎形艺术的影子处处可见:孩子一出世,为人父母者就喜欢让孩子戴上虎头帽,穿上虎头靴,希望孩子勇敢、机智的心情跃然而出。过年时,木版年画镇宅神虎纸和木版印刷术使虎年画贴遍百姓门户,虽然,传统的虎形图式在这里已留下了刀刻版印的痕迹和艺人的匠意,镇宅神虎也已失去汉代时画像虎的山野之气,但民间的虎形艺术却又在威严中显现出了几份人情。同时,民间剪纸老虎也进入农家,随乡人俗,在妇女们的刀剪下,虎形更多地被赋予了人间诗意、亲情与祝愿。传统虎形图式的世俗化,在民间艺术中得以实现。
虎年话“虎”欲语甚多,张掖湿地博物馆恭祝大家在虎年里虎虎生威、生龙活虎、如虎添翼、龙腾虎跃。
供稿:王钰婷
编辑:梁雅琼
审核:张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