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湿地||来见高台,一山一水一湿地
六月,是浪漫的季节。西北的沙漠种不出玫瑰,但这里并非寸草不生,除了海,好像什么也不缺。“祁连之阴兮,合黎之阳,有黑河焉,浩浩荡荡”。见高台,望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巍巍祁连,坐“只取一瓢饮”的弱水河畔,看黑河湿地正美如画卷。来见高台,一山一水一湿地。
「六畜蕃息一座山,连峰插天唤祁连」
「如带向西一条河,驼铃深处古道泽」
“黑河如带向西来,河上边城自汉开”。祁连山的雪水孕育了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得益于黑河的浇灌,才有了戈壁水乡的张掖绿洲。黑河,古称“弱水”,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县境内,全长948公里。从祁连山鹰落峡出山后流经甘肃张掖,穿越整个高台县域,至罗城镇天城村的正义峡,日夜不息奔向额济纳茫茫的大沙漠。黑河流域的灌溉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从汉代引水灌田到唐代兴修灌区,再到清朝雍正时期年羹尧制定的“均水制度”,中国水权改革最先在这里试水,协调了黑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造福了中下游的百姓。2000年调水计划的出台,调节了黑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用水的挤占,从此,黑河除了对农耕文明的哺育又肩负起了对生态文明的供给。
虽然高台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大江的气势磅礴。但只要有河流,就有你想要的自由。
「西北偏北一湿地,紫燕白鸥高柳绿」
“紫燕衔泥穿曲巷,白鸥冲雨过横塘”。走近高台湿地,只见湖光戏柳、草木烟棉、鸥鸟翩翩,成片的芦苇摇曳,成群的珍禽戏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俨然成为珍稀鸟类的栖息繁殖地。作为全球9条候鸟迁徙通道之一的中亚通道的重要中转站和停歇地,每年约6万只水禽在这里迁徙、繁殖、栖息,特别是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在高台湿地范围内筑巢繁殖,最大观测种群数量达529只。近年来,高台县持续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项目,让这些弥足珍贵的湿地资源持续成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南侵、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和维护河西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2010年,高台县利用1万亩的城郊黑河湿地资源,建成城市湿地公园,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19年成功入选第五届“中国森林氧吧”榜单。一池波光粼粼、两行垂柳青青,绿枝戏百鸟、碧水抱千翠,昔日寸草不生、飞鸟不栖的乱石滩成了高台人民娱乐健身的打卡地、观光休憩的城市“后花园”。为了建设绿水青山的生态家园,高台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两山”理论,在黑河两岸继续书写新的诗篇。
来源:张掖黑河湿地微信公众号
编辑:梁雅琼
审核:姚艳霞
审签:杨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