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科普 | “除污能手”——狐尾藻
湿地植物有多种多样,它们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大家介绍的是一种看似不太起眼,却有很大作用的湿地植物成员——狐尾藻。
狐尾藻是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属植物,多年生粗壮沉水草本。根状茎发达,在水底泥中蔓延,节部生根。茎圆柱形,多分枝。水上叶互生,披针形,较强壮,鲜绿色,裂片较宽。秋季于叶腋中生出棍棒状冬芽而越冬。好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以根茎在泥中越冬。
狐尾藻在养殖污水中有着较强的净化功能,其高效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水体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溶解氧,而且还可降解养殖污水中超标的有机污染物,这种植物不但可以做成优良的猪饲料,还能净化猪舍排出的污水,它就是治污“神器”狐尾藻。狐尾藻具有极强的吸污能力,可吸附粪污中的固体颗粒,排出的水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此外狐尾藻还可吸收污水中多余的氮、磷等元素转化为自身的营养物质并稳定储存在体内,最终在收割狐尾藻时将污染物带离水体,从而提高养殖污水的水质质量。
不仅观赏价值高、净水效果佳,还可作为饲料,你是否也爱上了高颜值、实力派的狐尾藻呢?
供稿:甘雅文
编辑:王钰婷
审核:张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