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仙子——鼠尾草
夏日漫步,从博物馆亲水平台至湿地博物馆的栈道边上,盛开着一株株紫色的花,它便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主角——鼠尾草。
鼠尾草,别名洋苏草、普通鼠尾草、庭院鼠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地上部多分枝,丛生,较矮,一般株高30—50厘米,花期6-9月,花冠淡红、淡紫、淡蓝至白色,香味浓郁。
鼠尾草生长于山坡、路旁、荫蔽草丛、水边及林荫下,喜温暖、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生长适温15℃-22℃。耐旱,但不耐涝,喜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
鼠尾草常常被作为厨房用的香草汁或医疗用的药草,也可用于萃取精油、制作香包等。早在16世纪,英国人还不认识茶叶的时候,就常泡鼠尾草作茶。今天这种做法仍相当流行。
鼠尾草的花语是重视家庭观念,重视贞洁,富有正义感和英雄情结。
在湿地还有一种和鼠尾草颜色相似的植物,它就是千屈菜。千屈菜和鼠尾草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千屈菜为千屈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鼠尾草属于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千屈菜株高1米左右,而鼠尾草株高30-50厘米左右,千屈菜花冠粉紫色,鼠尾草花冠淡紫色。了解过它们的区别,下次来到湿地一定不要认错哦!
供稿:单婵娟
编辑:王钰婷
审核:张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