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科普|冬日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又迎老朋友——赤膀鸭
冬天,是个让人沉思的季节。西北的冬天,虽然寒风凛冽而刺骨,但是天地静谧而安详,好像一切都在积蓄,一切都在酝酿。湛蓝晴空下的湿地公园辽阔寂静,唯有飞羽精灵们在金色芦苇和蓝色湖水的衬托下格外夺目,它们时而在水中嬉戏,时而埋头梳理羽毛,时而振翅踏浪高飞。它们可能是大群体,可能是小聚居,但是对于湿地公园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每年冬天都会来做客的一位“小可爱”——赤膀鸭。
赤膀鸭,属雁形目鸭科鸟类,体长45-55厘米,体重0.7-1千克左右。看到雄性赤膀鸭,您就能明白“赤膀鸭”这个名字的由来。雄性赤膀鸭的翅膀上,有两块栗红色斑块,当它扇翅膀或者飞起来的时候特别明显,游泳的时候偶尔也能见到,赤膀鸭恰如其名。不过,雌性赤膀鸭身上并没有栗红色斑块,看起来稍微有些平淡无奇。
湿地博物馆周边水域监测到有赤膀鸭30多只,它们喜欢栖息和活动在江河、湖泊、水库、河湾、水塘、沼泽等内陆水域中。不像鸊鷉或潜鸭拥有潜水技能,赤膀鸭常以“倒栽葱”的方式进食。只见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把头和上半身扎进水里,当它们大头朝下进食时,撅起的屁股如同“雨后春笋”般竖立在湖面上,特别滑稽可爱。与绿头鸭的落落大方不同,赤膀鸭性格胆小而机警。大概因为胆小,所以需要一些“傍身技”。赤膀鸭非常善于飞行,而且飞行的速度很快。一遇到危险,它们会立刻从水草中冲出来,“嗖”地一下就飞不见了,镜头都追不上。
赤膀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物种,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也是《非洲-欧亚大陆迁徙水鸟保护协定》下受保护的物种之一。
图片:杨建兵
供稿:尚 薇
编辑:尚 薇
审核:张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