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南大门西侧
联系电话:0936-6925004
邮箱:zysdbwg@qq.com

湿地科普 | “络腮胡须”—胡兀鹫

猛禽是鸟类六大生态类群之一,涵盖了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隼形目、鸮形目的所有种。在我国生活的最著名的鹫就是胡兀鹫。

胡兀鹫,隼形目鹰科的大型猛禽。翅膀展开约235至280厘米。全身羽色大致为黑褐色。后头和前胸上有黑色斑点,体型一般是雌鸟比雄鸟稍大。胡兀鹫即人们常说的胡子雕,它的眼前方、鼻子基部及颏和下颌相连的地方都长着黑色刚毛,看上去像长着一脸“络腮胡须”,胡子雕的绰号由此而来。

胡兀鹫性孤独,常单独活动,也不与其他猛禽合群。主要栖息在海拔500~4000米山地裸岩地区。在沟壑,高原和草原穿插的山脉间可见。喜栖息于开阔地区,也喜欢落脚于海边和内陆的岩石或悬崖之中。在喜马拉雅山,可飞越超过8000米的最高峰。

胡兀鹫的食物也相当特别,它们不但吃肉,还嗜食骨头。它们能够咬碎骨头,并且把咬不动的骨头叼上天空,然后一松嘴,让骨头掉在岩石上摔碎后再食用。胡兀鹫的食管非常有弹性,因此它可以吞下整块巨大的骨头(大至牛脊椎骨)。这种行为与非洲鬣狗很相似,所以胡兀鹫也被称为“鸟中鬣狗”。

现如今,胡兀鹫在中国尚有一定的数量,但数量也在逐渐减少。60多年前,胡兀鹫在西欧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就已经消失了。1913年,意大利的最后一只胡兀鹫在阿奥斯特山谷中死去。在瑞士,胡兀鹫于1886年就已被斩尽杀绝

供稿:单婵娟

编辑:王钰婷

审核:张   毅



点击量:

上一篇:湿地科普 | 二十四节气与大自然---大雪·湿地

下一篇:湿地科普 | 二十四节气与大自然---寒露·湿地

地址: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南大门西侧丨联系电话:0936-6925004 丨电子邮箱:zysdbwg@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622号   

    陇ICP备180042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