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科普 | 憨态可掬——白眼潜鸭
近日,张掖湿地博物馆鸟类观测人员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流泉湖观鸟时,远远望见几只栗黑色的水鸟,在湖面“自嗨”——时而凌波微步,在水面上轻踏溅起一排水花;时而登上水中残枝,昂首挺胸伸展双翅。
通过观察发现,这几只水鸟体圆头大,一双豆大白眼,在浓栗色头颈的衬托下显得炯炯有神,十分特别。经辨认该水鸟为白眼潜鸭。
白眼潜鸭又名白眼凫(fú),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但在水下停留时间不长。杂食性。常栖居于沼泽及淡水湖泊。喜欢在水面集群,觅食活动主要在清晨和黄昏,白天多在岸上休息或飘浮在开阔的水面上睡懒觉。雌雄羽色差异较小,雌性略微黯淡。
性情比较胆怯,经常和红头潜鸭、凤头潜鸭结伴。起飞敏捷,反应机敏,较绿头鸭、斑嘴鸭们显的格外灵活。属迁徙鸟类,每年迁徙的时候,是随大鸭群到来的先头部队。
白眼潜鸭对栖息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它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出现,说明湖泊中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干净、宽阔的水域,茂密的水生植物为其提供了安全的休憩环境。
白眼潜鸭在中国内蒙古和西北地区曾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潜鸭,但现在已经很少见。国家林草局最新公示《国家野生动物名录》中,白眼潜鸭被新增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梁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