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在湿博绽放青春光芒——张掖湿地博物馆2023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圆满结束
为更好地发挥张掖湿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为青年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我馆为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和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策划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共13名学生来我馆开展了为期15天的志愿服务活动。
展厅志愿服务
张掖湿地博物馆安排业务骨干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了岗前培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充分了解了在张掖湿地博物馆怎样为游客提供帮助,由刚来时的腼腆羞涩到后来主动与游客互动,指引游客参观路线,耐心细致的回答游客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们热情的服务赢得了游客们的赞赏和尊重,游客们也纷纷表达了对这些志愿者服务的感激之情。
专题讲座
张掖湿地博物馆讲解员从日常讲解接待工作、讲解礼仪、张掖黑河湿地概况、湿地博物馆教育活动策划实施、科普文章的撰写等几个方面,全方位地向学生介绍了讲解员的工作情况,使学生们对讲解员这一职业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示范讲解
为更好的开展此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社教部选派优秀讲解员,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带领学生走进张掖湿地博物馆展厅进行示范讲解,加深学生对湿地的认识,了解了湿地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并号召他们一起守护张掖黑河湿地,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展厅实训+志愿讲解
接下来的展厅实训,讲解老师更是从讲解内容、讲解态势、发声方法、语言表达等方面,对学生予以详细的辅导,为本期志愿讲解员讲好湿地故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社教活动
为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在志愿服务期间,我馆还积极策划了“手工扎染”“增殖放流”等社教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博物馆的工作,引导他们从“走进博物馆”到“爱上博物馆”。
志愿小结
博物馆不仅是重要的社会教育平台,也是展示志愿者文明服务的窗口,它为志愿者实现个人社会价值提供了契机。张掖湿地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旨在提高志愿者的讲解技巧与策划活动的能力,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储备,通过志愿活动让他们了解张掖黑河湿地的文化魅力,同时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张掖湿地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工作,成为湿地保护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供稿/编辑:王钰婷
审核:张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