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课堂在路上 ——张掖湿地博物馆“红绿课堂”纪实
为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引导青少年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张掖湿地博物馆“红绿课堂”走进了甘州区龙渠乡,引导青少年了解湿地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5月15日一早,32名学员热情洋溢的来到张掖湿地博物馆,在导师强调完本次活动中的安全、文明、纪律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后,便开始了满心期待的活动。
红色教育
01
白城村党建文化广场
学员们在白城村党建文化广场列队集合,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开始体验红色长征路线。
02
龙渠烈士陵园
03
初心亭
聆听红色故事,开展有奖知识竞答,趁此机会学员们还可以休息一会。
04
红星杨穿行区
在了解了红星杨是用红西路军的献血浇灌而成时,学员们纷纷开始捡拾,大家都像捡到宝一样,把这些红星杨悉心珍藏,并真切体会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毅力和气魄。
05
龙渠会议遗址
在这里,学员们参观了龙渠会议遗址,吃“忆苦思甜”饭,深入了解了红西路军征战甘州的悲壮历史。
穿一次红军军装,争当一回小小红军;回顾一次西路军战斗史,缅怀一代革命先烈;歌唱一首红军歌谣,聆听一回红色故事。红色教育活动通过多样的形式让红色文化落地,拉近了红色基因与孩子的距离。
绿色教育
01
龙渠种子园科研试验站
在导师的带领下,学员们开启了植物认知之旅,认识了许多平时没见过的植物,如蓝叶忍冬、银水牛果、文冠果、五角枫等,还见到了上过太空的青海云杉种子培育出来的小苗,学员任泉溪说道:再过10年、50年我还要来这里看看,看它们会长成什么样子。
02
标本室
学员们通过参观标本室,认识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裸果木,还认识了许多昆虫。
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学员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不仅认识了平常见不到的花草树木,还看到了各种昆虫标本,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可谓收获满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红绿课堂”不但让学员们接受了红色教育,树立了爱护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还让同学们增长了见识,激发了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是一项一举多得并有深远意义的活动。(王钰婷)